■ 一周談
  在大眾與一汽集團簽署協議合資延長25年之際,大眾希望調高其在一汽大眾股比的願望也看到了曙光。有報道稱,股比調整後,一汽集團和大眾方面在一汽大眾的股份分別將為51%和49%。無論上述數字是否會是最終的結果,大眾調高其在合資公司的股比將成為事實。股比調整對大眾和一汽雙方而言都將有所收穫,若能達到共贏,將對雙方及合資公司今後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。
  目前,大眾在一汽大眾的股份為40%,若調整為49%,其在華收益將大幅增加。2013年大眾在華利潤為43億歐元,不斷增長的巨額利潤是大眾多次希望提升股比的重要原因。在產業層面,大眾之所以能獲得提高股比的機會,一是其擁有齊全的產品庫和技術儲備,特別是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等新技術是國內車企所渴求的;另一方面,經過20多年的發展,大眾已發展成為在中國最成功的跨國車企之一,南北大眾占據了國內市場的“半壁江山”,品牌具有廣泛的號召力。無論是新產品、新技術還是市場形象,都是一汽集團所需要的。據透露,在延長合資協議中,大眾將對一汽大眾在產品規劃、知識產權和生產規劃方面給予支持,更直白的理解,就是將引進更多的產品和更多的新技術。
  這些早在1991年雙方合資時一汽集團本就看中的東西,當下同樣重要。不過,如果只是單純地引進車型和技術,不能在市場換技術方面有所突破,應該是種遺憾,畢竟目前國內汽車市場和30年前有天壤之別。
  雙方合資之初的1991年,國內汽車產銷在50萬輛左右,而且乘用車比重很小。而2013年,國內汽車產銷已連續幾年位居世界第一,產銷均突破了2000萬輛,中國已成為汽車消費第一大國。在此背景下,調整股比為雙方表達新的訴求提供了更好的平臺,空間也更廣闊。雖然利潤就合資雙方而言都非常重要,但對一汽集團及中國汽車工業來說,獲得汽車核心技術更為重要。如果在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背景下還不能完全實現20多年前的願望,以後會更難實現。
  當然,這些年國內車企在技術方面有所收穫,但距核心技術仍比較遠。包括研發、工藝、質量控制等多方面在內,單純地引進是無法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。最重要的是要得到汽車製造的方法論,也就是獲得能夠自主製造汽車的能力,形成健全的製造體系和發展路徑。
  □何立軍  (原標題:調整股比不是目的,達到共贏才是目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qgoirkfrhcpw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