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特約評論員顧昀
  倘若任由有錢有勢的人藉此名義走捷徑,擠占貧困生名額,不僅高招改革將可能出現新的不公,還可能淪為權貴的又一輪盛宴。直接的辦法是制定政策實施細則,從制度上加以防範。
  據新華社報道,在高考改革大幕開啟的背景下,各地重點高校採取定向招生等方式向“寒門學子”傾斜,成效明顯,但一些地方出現的政策執行“走樣”的苗頭也值得警惕,如越來越多縣城領導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讀書,而是送往貧困縣高中就讀。
  高招“扶貧”被基層官員“揩油”,這一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。隨著高考改革深化,高招向貧困地區傾斜的政策將普遍得到實施。可想而知,倘若任由有錢有勢的人藉此名義走捷徑,擠占貧困生名額,不僅高招改革將可能出現新的不公,還可能淪為權貴的又一輪盛宴。因此,必須在這一現象初露苗頭之時,採取果斷措施堵住漏洞。
  針對相關現象,直接的辦法是制定政策實施細則,從制度上加以防範。既然定向招生針對的是貧困生,在高招過程中,理應進行相應把關,作出甄別。所謂貧困生,究竟是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,還是家庭貧困的學生,抑或是泛指農村地區的學生,應有一個明確標準。在這前提下,相關政策的指向才能更加明確。
  這樣的話,哪怕有人刻意將子女戶籍放到農村,只要對其父母的戶籍、身份進行核定,也不難找出其中貓膩。一個官員再有能量,大概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戶籍改到農村,或者把自己職業換成農民。當然,如果有人冒著風險這麼去做了,有必要讓其品嘗違規的苦果。只要相關政策明晰,罰則分明,當可減少類似搭政策順風車的現象。
  還要看到,寒門學子上重點大學難,根源在於教育資源的不平等。換句話說,並不是因為農村學生比以前不會讀書了,而是由於各種優質教育資源向城市、向重點高中傾斜,導致他們尚未到高考過招,已先天輸人一籌。所以,要改變這一狀況,除了加大招生“扶貧”力度,還應加快深化教育體制改革,使教育資源均衡化,讓寒門學子不輸在教育的起點上。
 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,已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。如各地出現的非人性化的“超級中學”,又如重點高校被各地重點高中“壟斷”等現象,均為其中典型案例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農村學子所面臨的困境,不僅是難以考上重點大學,還在於改變人生的機會被人為窄化了。這又將造成“階級固化”等社會現象。毫無疑問,這無論是對一個家庭的際遇改變,還是對一個社會的正常發展,都是極其負面的因素。
  俗話說,讀書改變命運。如果一個人僅僅因為出生在農村,就難以得到好的教育,難以考上好的大學,難以改變自己的命運,這一句名言無疑將被顛覆、改寫。而如果教育都難以改變命運,這樣的社會怎麼可能有活力?所以,別看只是一個好的政策可能被人惡意利用,其負面影響卻是深刻而且深遠,不能不有所警惕,防範在先。
  相關報道見A17版  (原標題:警惕高招扶貧政策淪為權貴盛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qgoirkfrhcpw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